扬臂抛线,入水压竿,一套完美的动作之后,就等漂动刺鱼了。但经过观察,很多钓友忽略了一个细节,即正常钓况下,竿尖入水过于随意,注意力只在漂上,竿尖往往入水过深。这就造成了垂钓中不单力道运用不好,还会错失良机,缠线、伤线、跑鱼。 不管是竞技钓还是休闲钓,有一个共识应该强调,即正常钓况下,竿尖在刺鱼前应该在水下。那么,浮漂牵动到位后,竿尖入水多少才合适呢? 排除几种特殊情况: 1.鱼情决定不需要风线入水,提着竿子钓。 2.风很大,水面的顺风流带动风线,严重影响了浮漂的稳定。有意加深竿尖入水,使风线入水深些,尽量减少风对浮漂的影响。 3.因为钓场环境的特殊或其他情况而有意加深竿尖的入水深度。 竿尖入水过深,对提竿刺鱼的影响: 1.竿尖入水过深,风线与漂脚、水线呈反角态势,第一时间抬竿刺不上力。鱼越钓越猾,漂相稍纵即逝,呈反角的大线运行轨迹往往慢半拍,不适应快速中鱼,并总有刺不上力的感觉。 2.作用于漂的爆发力增大,伤漂、伤线、伤体能。因为线在水下呈反角,竿尖入水过深,提竿刺鱼时水阻增大,给第一时间刺鱼的爆发力增加了难度,使爆发力的“打”形成了抬竿的“拉”,力道上自然就控制不好。 加之一些钓友漂脚的太空豆未拉出相应的缓冲空间,使漂脚瞬间受力过大,很容易伤漂。同样,大线呈反角,提竿时有“崩”的感觉,后果不单是伤漂伤线,往往它和不压水线造成的恶果是一样的——缠线。 另外,特别是用长竿的时候,竿尖入水掌握不好,水的阻力尤其明显,一天钓下来,体能消耗也是很大的。 竿尖入水的深度: 经过多年实践体会,无风无浪,竿尖入水三五厘米;微风小浪,竿尖入水十余厘米(不可大于漂脚至钓目的深度)。但如果还有其他情况,比如钓大鱼,故意让线;比如戳草窝,线在草上等等,那都另当别论了。 钓鱼已成为竞技项目,不管是比赛还是野外休闲,鱼获才是硬道理。竿尖入水多少看似小问题,但不引起重视会添了大麻烦。讲究精度,注重细节,应该是我们钓鱼人追求的。 |
一、选址决定生死:近郊 + 交通 = 黄金组合 1.1 距离法则 ...详情
鳜鱼作为比较稀有的鱼类,平时想钓到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 ...详情
钓鱼的乐趣,藏在水流与波动之间。那些悠然自得的日子里,一根钓 ...详情
每次看到钓友们在河边一坐就是大半天,眼巴巴等着鲤鱼进窝,我就 ...详情
2025-04-20 | 中国钓鱼网
2025-04-20 | 中国钓鱼网
2025-04-20 | 中国钓鱼网
2025-04-20 | 中国钓鱼网
Powered by www.4ma.cn 钓友分享网站!2024/08/01 © 2001-2024 钓鱼网 Inc. 中国钓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ICP证:粤ICP备77585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