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变“捕鱼”?锚鱼、排钩、泥鳅钓被骂“毒瘤”,遇到该忍还是制止?

0
回复
39
查看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353

主题

374

帖子

307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72
发表于 2025-10-8 17: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钓鱼这个圈子里,如果要问哪些钓鱼人的做法会被大家公认为“老鼠屎”,那么答案必然是“泥鳅党”、“可视锚鱼”、“串钩”这类偏离休闲娱乐本质的垂钓方式无疑!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钓鱼圈中这三种不合规的垂钓手段,深入分析看看究竟哪一种给水域生态和渔业资源带来的危害最为严重!


在“锚鱼”、“排钩”、“泥鳅钓鱼”这三种特殊的垂钓方式里,到底哪一种才能算得上是钓鱼圈中的“另类破坏冠军”呢?

一提到钓鱼,它原本应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能够帮助缓解身心压力、修养个人心性的休闲活动;然而,随着参与钓鱼的人数不断增多,各种各样的钓鱼方式也变得越来越繁杂多样,其中不乏一些偏离初衷的做法。

不过,那些符合休闲本质的良性演变自然是无可非议的,但有一部分钓鱼人却偏偏选择“剑走偏锋”,他们为了能更快地钓到更多的鱼,不惜使用各种违背道德准则的手段,硬生生把原本以放松为目的的钓鱼,扭曲成了带有商业捕捞性质的生产性行为。


而锚鱼、排钩、用泥鳅这类活饵进行垂钓的方式,就是这种扭曲行为的典型代表!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逐一拆解这几种不合规的垂钓方式,大家也可以跟着思考一下,在你看来,这几种方式里哪一种的危害程度会更高呢?

第一种不合规的垂钓方式,就是锚鱼!

这种垂钓方法的操作步骤并不复杂,但对水中的鱼类来说,却无疑是一场避无可避的可怕噩梦。

当然,在前面提到的这几种不当钓鱼行为当中,普通锚鱼和可视锚鱼这两种方式,相对其他两种来说,其整体的过度捕捞属性还算是稍轻一些的;但即便如此,整个锚鱼过程对鱼类造成的身心伤害却极为残忍。


这是因为,锚鱼这种方法的核心操作,就是借助尺寸远超常规钓鱼钩的超大号三本钩,搭配重量十足的大克重铅坠,先将钩与坠一同远远地抛向目标水域,之后再依靠鱼竿上的大线轮快速收拉鱼线,同时用力抽动鱼竿,通过这种强力抽击的动作来尝试挂住水中的鱼。整个过程完全依赖运气来勾住体型较大的鱼类,一旦那些锋利无比的三本钩勾住鱼儿的身体,鱼儿就几乎没有任何逃脱的可能;此时的鱼儿,不仅要承受钩尖刺入身体的剧烈疼痛,还要被鱼线和鱼竿不断拉扯,最终只能在无尽的绝望之中被强行拖拽到岸边!

到了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锚鱼所使用的设备也在不断升级迭代,从最初只能凭借经验和感觉进行的“盲锚”,慢慢发展成了借助水下摄像头实时拍摄水下画面,再通过显示屏让钓鱼人清晰观察水下情况的模式,就这样,“可视锚鱼”这种更具针对性的破坏方式也就应运而生了。


这不禁让人感叹,那些只看重利益、不顾生态保护的不良商家,在捕捉商业盈利机会方面的嗅觉确实格外敏锐。

第二种不合规的垂钓方式,是排钩钓鱼!

人们常说的“一天能钓获一千多斤鱼”,所描述的正是排钩钓鱼这种极具捕捞性质的方式。

一提到排钩钓鱼,实际上它真正的专业名称是“延绳钓”。从某种角度来讲,这种方式并不是近代才出现的新鲜事物,它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的明朝时期,原本是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当地流传的一种传统捕捞技艺,过去大多用于海洋中的大规模捕捞作业,而且它还是浙江省官方认定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至今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排钩延绳钓这种原本用于海洋捕捞的技艺,也慢慢被一些人应用到了淡水水域的垂钓或捕捞活动当中。

严格来说,排钩延绳钓其实根本算不上是休闲性质的钓鱼行为,因为在过去,长期使用这种方式的人群,大多是专门以捕鱼谋生的职业渔民,其目的本就是为了获取大量渔获。


然而在最近这几年,有一位专家公开表示,有一部分钓鱼人在淡水水域中使用排钩这种钓法时,一天之内就能钓获一千多斤鱼。也正因为这番言论的传播,排钩钓法就被彻底归到了钓鱼领域中的不当行为范畴里;同时,也正是基于这位专家的相关反馈,我国农业部才正式将使用排钩、串钩这类多钩进行垂钓的行为,明确定义为非休闲性质的垂钓活动,将其归类到生产性捕捞的范畴之中,以此来规范垂钓行为。


第三种不合规的垂钓方式,是泥鳅钓鱼!

一提到泥鳅钓鱼,它真的完全称得上是钓鱼圈里人人喊打的“老鼠屎”。这种方式虽然没有完全脱离钓鱼的基本形式,没有超出常规垂钓的表面范畴,但它对自然水域生态平衡和渔业资源造成的破坏程度,却达到了让人震惊的地步。

在钓鱼圈子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用来形容泥鳅钓鱼破坏力的话:“只要‘泥鳅党’一出现,用不了三天就能把一座水库里的目标鱼钓得近乎空了”。


其实,这句话在针对某些特定种类的肉食性鱼类时,说的确实一点都不夸张,完全符合实际情况。

在自然形成的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当中,生活着不少具有攻击性的鱼类,比如翘嘴鱼、鳜鱼、黑鱼、鳡鱼、军鱼等,这些鱼类都属于典型的肉食性鱼类;而像泥鳅、虾米这类鲜活的小动物,对它们来说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它们主动攻击的本能欲望。


而那些只追求渔获数量、不顾生态保护的不良钓鱼人,正是精准利用了这些肉食性鱼类的这一生活习性,大量采购小泥鳅作为诱饵——先是将成百上千条小泥鳅投入钓点进行“打窝”,吸引周围的鱼群聚集,同时再将鲜活的泥鳅挂在鱼钩上作为钓饵进行垂钓。一旦通过这种“大量活饵诱鱼”的方式成功将鱼群引诱到钓点附近,那么使用这种钓法几乎能够把该区域内的目标肉食性鱼类一网打尽,达到“一扫而空”的效果。

目前在我国,已经有很多自然水域遭到了“泥鳅党”的严重破坏,其中比较知名的受影响水域包括安徽省的太平湖、青龙湾,江西省南昌市境内的多个大型天然水域及城市河道,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万峰湖,浙江省的千岛湖,湖北省境内的部分长江支流,甚至连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一些支流也没能幸免,同样受到了泥鳅钓鱼带来的负面影响。


因此,在泥鳅钓鱼这种极端钓法的持续影响下,很多水域中的翘嘴鱼数量已经出现了断崖式锐减,部分区域甚至几乎到了濒临灭绝的程度。从这一现状中,我们不难想象“泥鳅党”对自然水域生态和渔业资源造成的破坏程度有多么可怕!


最后,我们再来聊一聊关于钓鱼初心的思考

老祖宗留下的古训说得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每一位真正热爱钓鱼的人,都千万不要把钓鱼原本的休闲娱乐性质本末倒置,不要让钓鱼从“人之乐”变成对鱼类造成痛苦的“鱼之苦”;只有坚守钓鱼的休闲本质,保护好水域生态,才能让这种能为人们带来放松与快乐的休闲活动,得到更好、更长久的推广和发展。

各位钓友们,如果大家在实际的户外垂钓过程中,偶然遇到了使用这些非正常垂钓方式的人,你们会选择怎样的做法呢?是选择视而不见、放任这种破坏行为继续,还是会鼓起勇气主动站出来,对这种不当行为进行提醒和制止呢?

如果大家喜欢这篇关于非正常垂钓方式的分析内容,欢迎点赞、关注以表示支持,非常感谢各位读者的耐心阅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400-050-1111

客服QQ:9519990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钓友网

Powered by www.4ma.cn 钓友分享网站!2024/08/01  © 2001-2024 钓鱼网 Inc.   中国钓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ICP证:粤ICP备77585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