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钓鱼总空军?别怪鱼难钓!这 4 个 “死穴” 不解决,下次还空竿

  • |
  • 幻灯播放
  • |
  • 查看原图
  • |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秋季钓鱼总空军?别怪鱼难钓!这 4 个 “死穴” 不解决,下次还空竿

大家都在看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秋分一过,不少钓友揣着 “秋钓黄金季” 的期待扛着装备出门,结果蹲在河边一整天,浮漂纹丝不动,转头却看见隔壁大爷连杆上鲫鱼 —— 明明季节对了、饵料也换了腥的,为啥自己还是当 “空军”?其实秋季钓鱼的坑,都藏在 “想当然” 里,不是鱼难钓,是你没避开那些专属于这个季节的 “死穴”,这些问题不解决,下次出门大概率还是空竿。 先说说最容易犯的错:把 “秋钓深” 当铁律,忽略水温分层。很多人听了 “夏钓浅、秋钓深” 的老话,一到秋天就往 3 米以上的深水区扎,结果守半天没动静。去年秋分后,我在城郊野河遇到个钓友,死守河中央 5 米深的钓位,三小时只钓上两条麦穗鱼,后来听劝换到岸边 1.5 米深的水草旁,不到一小时就钓上三条半斤多的鲫鱼。为啥?秋季水温跟夏天不一样,早晚气温低,浅滩被太阳晒得暖,鱼会游到浅水区晒太阳、找食;中午太阳烈,水面温度升高,水下却还是凉的,鱼才会往 2-3 米的深水区挪;要是遇到阴天,全天水温都稳定,1-2 米的浅滩反而比深水区上鱼多。还有人钓水库时,不管有没有结构就往深里抛,其实秋季鱼更爱待在 “深浅交界处” 或 “水草根附近”,这些地方既能躲天敌,又能吃到掉落的草籽和昆虫,光钓深不看结构,等于守着空窝。 再讲讲饵料的坑:只盯着 “浓腥”,没分水情鱼情。秋季鱼要为越冬储脂肪,确实爱吃高蛋白的食,但不是越腥越好。有次和朋友去山区水库钓鱼,他按老习惯开了款浓腥的商品饵,钓了两小时没口,后来借了我用的 “淡腥 + 酒泡麦粒” 饵料,十分钟就有鱼咬钩。这是因为山区水库水瘦(水质清澈、能见度高),浓腥的饵料会让鱼警惕,反而淡腥加自然谷物味更招鱼;要是在城市周边的肥水(水质浑浊、有异味)野河,就得用浓腥或发酵味的饵料,比如在商品饵里加少量红虫粉,才能让鱼在复杂气味里找到钩饵。另外,钓不同鱼也得换饵料: ...

阅读:67 | 评论:0我来说两句:

欢迎您,请 [登录][注册] 发言!
再讲讲饵料的坑:只盯着 “浓腥”,没分水情鱼情。秋季鱼要为越冬储脂肪,确实爱吃高蛋白的食,但不是越腥越好。有次和朋友去山区水库钓鱼,他按老习惯开了款浓腥的商品饵,钓了两小时没口,后来借了我用的 “淡腥 + 酒泡麦粒” 饵料,十分钟就有鱼咬钩。这是因为山区水库水瘦(水质清澈、能见度高),浓腥的饵料会让鱼警惕,反而淡腥加自然谷物味更招鱼;要是在城市周边的肥水(水质浑浊、有异味)野河,就得用浓腥或发酵味的饵料,比如在商品饵里加少量红虫粉,才能让鱼在复杂气味里找到钩饵。另外,钓不同鱼也得换饵料:钓鲫鱼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