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友反映十月一假期鱼难钓真相:不是饵料不行,是钓鱼人太行了!

  • |
  • 幻灯播放
  • |
  • 查看原图
  • |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钓友反映十月一假期鱼难钓真相:不是饵料不行,是钓鱼人太行了!

大家都在看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在这个国庆假期,天没亮就抢占的黄金钓位,打下的重窝足以喂饱整个鱼塘,可浮漂就像定海神针般纹丝不动。很多钓友跟我反映说鱼真难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鱼儿也放假出游了? 下面你的老钓友悠渔乐好,就给你揭秘这个假期鱼难钓的几个根本原因,你还别不信! 一、 我们可能都忽略了一个真相:节假日鱼难钓,恰恰是因为钓鱼人太努力了 在我们这的七里河,十月一的清晨,每个钓点间隔不到十米都有一个钓鱼人,此起彼伏的打窝声像在举办投掷比赛。 七里河管理员老李告诉我,假期首日湖心岛附近的两岸就聚集了大约二百多位钓友,投喂的饵料总量超过半吨。“那几天水库的鱼根本不需要觅食,水面随便一捞都是饵料残渣。” 这让我想起去年十月三日在黑坑的亲身经历。隔壁钓友每隔五分钟就补一次窝,他的钓点周围估计都饵料都堆积如山了。 我选择在他离开后在他的窝子里钓,用极简的麻团钓法,半小时内连续中鱼。由此可见,有时候,克制比狂热更需要智慧。 二、 温度骤变不是主因,温度稳定性才是关键 很多钓友把“鱼口差”归咎于降温,但真正懂气象的钓友都明白:鱼类适应的是温度变化的节奏。今年国庆期间,大部分地区在三天内经历7-10度的温度跳水,这种断崖式变化会让鱼群进入应激状态。 钓友老陈有个精妙的比喻:“鱼是变温动物,温度剧烈变化时,它们的身体就像突然被扔进冰水的人,第一反应是僵住而不是吃饭。”他在温差超过5度的日子,会主动把主攻鱼种从鲤鱼转为耐寒的鲫鱼。 三、 被忽视的水底生态链:你的钓点可能正在“静默抗议” 持续的高压作钓会让钓点产生“抗钓性”。比如在连续三天超过50人作钓的小水域,鱼群会产生条件反射——将饵料入水声与危险信号关联。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野河的老钓位越来越难钓。反倒是那些需要徒步半小时才能到达的僻静处,往往 ...

阅读:49 | 评论:0我来说两句:

欢迎您,请 [登录][注册] 发言!
下面你的老钓友悠渔乐好,就给你揭秘这个假期鱼难钓的几个根本原因,你还别不信! 一、 我们可能都忽略了一个真相:节假日鱼难钓,恰恰是因为钓鱼人太努力了 在我们这的七里河,十月一的清晨,每个钓点间隔不到十米都有一个钓鱼人,此起彼伏的打窝声像在举办投掷比赛。 七里河管理员老李告诉我,假期首日湖心岛附近的两岸就聚集了大约二百多位钓友,投喂的饵料总量超过半吨。“那几天水库的鱼根本不需要觅食,水面随便一捞都是饵料残渣。” 这让我想起去年十月三日在黑坑的亲身经历。隔壁钓友每隔五分钟就补一次窝,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