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冬初钓鱼新思路:甩深水守浅草,大板鲫轻松钓上岸!

  • |
  • 幻灯播放
  • |
  • 查看原图
  • |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秋末冬初钓鱼新思路:甩深水守浅草,大板鲫轻松钓上岸!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你知道吗?秋末冬初的钓鱼说舒服是真舒服,但鱼口少却是真糟心。前些天,在河边就听几个钓友一边收杆一边哀声叹气:“咋回事啊?大板鲫呢?全溜了?”要不就是“换了好几个窝子,愣是一条正经鱼都没见到。”当时我听了,心里也直痒痒,因为就前一天,我试了一套新的钓法,鱼获还甭提多丰盛了。今天咱就掰扯掰扯秋末冬初的钓鱼门道,别让那些鱼儿再把咱们玩得团团转。 抓住鱼“趋温性”,锁定藏鱼的黄金位置 先说个简单理:鱼有“趋温性”,也就是爱凑热闹,哪儿暖和哪儿待着。可问题就在这儿,大多数人一听天气转凉,就选深水区守着,结果没口还以为鱼冬眠了。其实鱼压根就跑去了温暖的浅水。尤其是白天,有阳光直晒的浅水草根区那是鱼的大本营。深水倒真的冷了,鱼都不爱待。 拿我前几天的经历来说吧,我在郊外一条小河边试钓。南岸离村子远,人少、水草油绿,一片浅水根部晒得透透的,用手摸水都明显暖和。下杆不到半小时,三条大板鲫就乖乖上岸了。后来才知道,这块区域水温比深水高了好几度,鱼都扎堆待这儿了。关键你得选“浅草”,那种深水草就甭想了。鱼在那里啃草,不怎么开口。 装备也得跟着改,玩长杆短线才得劲儿 当然了,钓位选得好只是第一步,装备要是不对,再好的窝也白搭。我第一回找准了位置,结果常规的五六米手杆愣是够不到对岸那片油草区不说,钩都被草挂住了,忙活半天,最后啥都没钓到。后来我才学乖了,这个季节、这个位置,长杆短线才是王道。 啥叫“长杆短线”呢?简单说,竿子得选够长的,得能越过人影、杆影直捅到“藏鱼窝”才行。最好是一根八米左右的炮杆,虽然拿着挺累,但它能精准够到浅水草区,人离得远,鱼也不容易被吓跑。至于线,不能太长,得比竿短三五十厘米。这样提竿、逗钓都十分方便,还不容易被水草折腾得没脾气。这种钓法有个窍门,叫“抖钓” ...

阅读:6 | 评论:0我来说两句:

欢迎您,请 [登录][注册] 发言!
拿我前几天的经历来说吧,我在郊外一条小河边试钓。南岸离村子远,人少、水草油绿,一片浅水根部晒得透透的,用手摸水都明显暖和。下杆不到半小时,三条大板鲫就乖乖上岸了。后来才知道,这块区域水温比深水高了好几度,鱼都扎堆待这儿了。关键你得选“浅草”,那种深水草就甭想了。鱼在那里啃草,不怎么开口。 装备也得跟着改,玩长杆短线才得劲儿 当然了,钓位选得好只是第一步,装备要是不对,再好的窝也白搭。我第一回找准了位置,结果常规的五六米手杆愣是够不到对岸那片油草区不说,钩都被草挂住了,忙活半天,最后啥都 ... 简单划个重点:窝料最好选球型的味米打窝,颗粒不会太小,杂鱼抢不上。钓饵选蚯蚓,越鲜活越好,能吸引大板鲫。要记住了,打完窝可别急着下竿,先等个10来分钟,让杂鱼抢累了散去,再放饵作钓。不但稳,还能特别针对性钓上好鱼。 还有一个妙招叫多窝轮换,打窝的时候不要只死守一个地方,建议多点撒窝,养成分片轮着守的习惯。我常选3到4个点,这样一个窝没口立马换下一个。特别是在这个季节,鱼爱到处溜达,窝边偶尔也能碰到它们的踪影。反正别死磕,动起来总有收获。 提竿慢慢来才不惊鱼 很多朋友钓鱼,尤其是钓大鱼,抓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