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总脱钩跑鱼?这5个细节没做好,怪不得你的鱼获那么少

  • |
  • 幻灯播放
  • |
  • 查看原图
  • |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钓鱼总脱钩跑鱼?这5个细节没做好,怪不得你的鱼获那么少

大家都在看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咱们钓鱼人最懊恼的事,莫过于眼看着鱼漂猛地一顿,赶紧提竿却只拽上来空钩,甚至连鱼影都看见却让它挣脱了。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钓友们总爱说 "鱼太精了"" 运气不好 ",其实啊,十次脱钩九次都是咱们自己没注意细节。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聊聊,那些藏在钓具、饵料、操作里的" 脱钩陷阱 ",帮你把跑掉的鱼重新钓回来。 一、鱼钩选不对,好比用菜刀剪指甲 好多新手钓友买鱼钩时就盯着 "大号结实",觉得钩子越大越不容易跑鱼,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上周在水库遇见张大哥,一上午脱了七八次鱼,我过去一看,他用 7 号伊势尼钓二两的鲫鱼,那钩子比鱼嘴还长一半,鱼刚把饵吸进去,钩子还没碰到上颚就被吐出来了。其实鱼钩选择得看 "三匹配": 1. 鱼种匹配:钓鲫鱼这种小嘴鱼,用 3 - 4 号袖钩最合适,钩尖到钩柄的长度刚好能穿过鱼唇;钓鲤鱼就得换 5 - 6 号伊势尼,宽钩门能吃住鱼的厚嘴唇。之前我试过用袖钩钓草鱼,鱼一甩头钩子就变形了,后来换成新关东 0.8 号,再也没出现钩门被拉开的情况。 2. 鱼嘴结构匹配:像黄颡鱼这种下颌有尖刺的鱼,得用长柄钩,方便摘钩还能避开刺儿;钓鲢鳙这种滤食性鱼类,就得用钩条细、钩尖内弯的伊豆钩,鱼吸饵时钩子更容易入口。去年在千岛湖钓胖头,同行的老李一直用普通袖钩,鱼咬钩时总因为钩子重量不够,被鱼鳃耙子挡住,后来换了伊豆 7 号,中鱼率立马提升。 3. 饵料状态匹配:挂玉米、红薯这种硬饵,得用带倒刺的钩子,不然饵掉了钩子还在水里;开拉饵钓鲫鱼,用无倒刺袖钩更顺畅,鱼吸饵时阻力小。我见过有钓友用带倒刺的伊势尼挂拉饵,结果饵料老是卡在倒刺上,鱼根本吃不进去,你说这能不跑鱼吗? 二、饵料状态差,鱼吃饵像吞石头疙瘩 咱们总说 "饵料对路鱼开口",可饵料状态不对,鱼就算开口也吃不牢。上个月在黑坑钓罗非,旁边的王师傅一直抱怨 " ...

阅读:16 | 评论:0我来说两句:

欢迎您,请 [登录][注册] 发言!
一、鱼钩选不对,好比用菜刀剪指甲 好多新手钓友买鱼钩时就盯着 "大号结实",觉得钩子越大越不容易跑鱼,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上周在水库遇见张大哥,一上午脱了七八次鱼,我过去一看,他用 7 号伊势尼钓二两的鲫鱼,那钩子比鱼嘴还长一半,鱼刚把饵吸进去,钩子还没碰到上颚就被吐出来了。其实鱼钩选择得看 "三匹配": 1. 鱼种匹配:钓鲫鱼这种小嘴鱼,用 3 - 4 号袖钩最合适,钩尖到钩柄的长度刚好能穿过鱼唇;钓鲤鱼就得换 5 - 6 号伊势尼,宽钩门能吃住鱼的厚嘴唇。之前我试过用袖钩钓草鱼,鱼一甩头钩子就变形了,后来换成新 ... 1. 软硬度要像耳垂:不管是搓饵还是拉饵,揉好后用手指按一下,能慢慢回弹但不塌陷。钓鲫鱼时,我习惯在商品饵里加 10% 的雪花粉,让饵料更蓬松,鱼一吸就进嘴。之前试过开饵时水加少了,饵料硬得像橡皮,结果钓了一天,提竿十次有八次钩上没饵,你说鱼能钩得住吗? 2. 附钩性要 "粘而不黏":饵料在水里得慢慢雾化,到底后钩上还得有残留。钓鲤鱼时,我会加 5% 的粘粉,让饵料入水后外层先散落,内层还牢牢挂在钩上。有回偷懒没加拉丝粉,饵料入水就散,鱼还没来得及咬钩,饵就没了,更别说吃住钩了。 3. 比重要轻如絮:钓水深超 ... 四、线组搭配乱,好比穿西装打运动鞋 线组就像钓鱼的 "衣服",搭配不对既不舒服又容易出问题。好多钓友觉得 "子线越细越灵敏,主线越粗越保险",其实不然。上个月在竞技池,看见一位钓友用 1.5 号主线配 0.8 号子线钓鲫鱼,结果频繁切线,后来发现他的子线打结了还接着用,拉力值早就下降了。合理的线组搭配得做到 "三对应": 1. 目标鱼大小对应:钓 1 斤以内的鱼,主线 1.0 + 子线 0.4 足够;钓 3 - 5 斤的鱼,主线 2.0 + 子线 1.0 更保险。我钓鲫鱼一直用 0.6 号子线,有次遇到斤鲫,子线质量不好,直接被拉断了,后来换成品 ... 2. 鱼口轻重变化:鱼活跃时(比如夏天),调钓可以稍微钝点,避免假信号;鱼口轻时(比如冬天),得调灵点,抓细微漂相。去年冬天钓鲫鱼,鱼口特别轻,调 3 目钓 1 目,有时候只看见漂尖动半目,提竿就中鱼,要是调钝了根本看不见信号,自然钓不到鱼。 3. 水底地形变化:水底有酱层(淤泥厚),得调钓让饵离底,不然饵陷进泥里鱼找不到;水底有石头缝,得调钝点,让钩子躺在石头上,鱼更容易发现。我在有酱层的水库钓鲤鱼,调 6 目钓 4 目,让饵悬浮在酱层上面,鱼很容易就发现饵料,中鱼后钩子也不容易挂底,脱钩率自然低。 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