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钓鱼人越来越少?表面看是鱼情差、没好钓点,实则原因远不止于此。
两个月的忙碌告一段落,我终于有空约上钓友去资江边野钓一次,本想好好过过瘾,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
清晨出发,满怀期待地赶到江边,却发现昔日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早已不复存在。岸边零星几位钓友,各自沉默地守着竿子,气氛冷清得有些反常。同行的钓友叹了口气:“现在资源太差了,根本找不到好地方下竿。”我点头应和,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另有看法。
真正让钓鱼人流失的,从来不是鱼少了,而是人心变了。
就拿这次作钓红尾的经历来说。我和钓友选了相近的位置,但他装备齐全,7.2米长竿配上水下钓台,一心想着把饵送到更远更深的水域。而我则坚持用6.3米竿,只抛到自己坐着能轻松收回的极限距离,不搞复杂设施,也不盲目追求深远。
他兴致勃勃,又是打重窝又是反复调整线组,信心满满地认为只要坚持就能出鱼。而我始终保持谨慎——这是个我们从未试过的陌生钓点,谁也不知道底下有没有鱼。前半小时毫无动静,我心里已经开始打鼓,可他还劝我说:“大江大河,几个小时不发窝很正常,你太小气了,窝料都不敢多打。”
但多年的经验告诉我:陌生水域,切忌盲目打窝。 正确的做法是先轻抛几竿试探鱼情。若有鱼群聚集,哪怕只是小杂鱼闹钩,也能说明水下有活性。可他坚持认为深水区不会闹小鱼,继续补窝、换饵、调漂,忙得不亦乐乎。
整整两个小时,浮漂纹丝不动,连个正经口都没有。我用重铅钓底,稳守底层,他知道我在钓红尾,却建议我钓灵甚至离底。其实我很清楚,红尾这鱼,季节一到,根本不在乎离不离底,死底也能黑漂。 用9号海夕钩,挂搓饵,一两以上的鱼口基本不会挡口,关键在于有没有鱼在附近。
他开始各种“花式操作”:勤补颗粒、换小钩、飞铅逗钓、频繁更换饵料……而我依旧稳坐不动,坚持自己的节奏 ...
清晨出发,满怀期待地赶到江边,却发现昔日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早已不复存在。岸边零星几位钓友,各自沉默地守着竿子,气氛冷清得有些反常。同行的钓友叹了口气:“现在资源太差了,根本找不到好地方下竿。”我点头应和,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另有看法。
真正让钓鱼人流失的,从来不是鱼少了,而是人心变了。
就拿这次作钓红尾的经历来说。我和钓友选了相近的位置,但他装备齐全,7.2米长竿配上水下钓台,一心想着把饵送到更远更深的水域。而我则坚持用6.3米竿,只抛到自己坐着能轻松收回的极限距离,不搞复杂设施,也不盲目追求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