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已经过了一半了,现在晴天的情况下,中午还有些热,早晚就凉飕飕的了。
天气的变化必然影响到水中的鱼儿,最近就有不少钓友说,夜钓鱼口变少了,特别是这些天降温,有时候一个晚上都没有口。
很多钓友面对无口的情况是怎么应对的呢?
找饵料配方,研究调漂。这些方法是对钓鱼有一定影响,但绝不是重点。
野钓,对于饵料和调漂的要求不高,我们想要改善鱼口情况,就要找对重点,要对症下药。
什么才是重点呢?我认为是下面这些。
首重选钓位
天气变冷之后,尤其到了晚上,我们感觉冷,忍不住加件衣服,认为鱼儿也会感觉到冷,跑到深水去了。
其实,像鲫鱼这类耐寒性较强的鱼类,并不会因为夜晚的些许凉意就停止觅食。
只要它们还在开口,就会循着食物的踪迹靠近岸边。
所以,这个时候夜钓不用钓深钓远,用4.5米的短杆钓近就可以了。
上鱼的重点在于钓位的选择。
空旷、毫无遮挡的明水区千万不能选,这样的地方多数情况下都不是什么好位置。
要找草头、洄水湾这类有障碍物或特殊地形的位置,鱼儿喜欢去这种地方栖息觅食。
其次会打窝
选好了钓位,接下来就要通过打窝来吸引鱼儿进窝。
建议在下午四五点左右就开始打窝,这个时间段,太阳还没有完全落下,水温相对较高,鱼儿逐渐开始活跃起来。
窝料的搭配不需要过于复杂,根据目标鱼种选择合适的窝料就可以了。
例如想钓鲫鱼,可以用酒米+小麦+泥巴组合打窝。如果时间比较紧,想快速诱鱼,就不放泥巴换成鲫鱼饵,利用鲫鱼饵的雾化快速诱鱼。
要是目标鱼是鲤鱼,可以用谷麦+发酵五谷杂粮+泥巴的组合。
打窝之后,就可以自由活动了。
钓鱼的地方离家近的话,可以回家吃晚饭,休息一下再回来。
离家远不想回去的话,可以在附近逛一逛,或者找地方休息一下,给鱼儿留出发窝的时间。
大约一个多小时后,窝料的香味已经充分散发,鱼儿也逐渐被吸引过来,此时再回到钓位,就能开始享受钓鱼的乐趣了。
在钓鱼过程中,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要轻易补窝。
频繁补窝很容易惊扰到窝中的鱼,让它们受到惊吓后逃离。
如果实在需要补窝,也不能像打窝时那样直接扔一大团窝料进去。
要用鱼竿搓大饵球,轻轻抽几竿,这样既能补充窝料,又不会过度惊扰鱼群。
钓鱼的时间
下午四五点打窝后,到了傍晚六点、七点,天差不多就黑了。
此时气温开始快速下降,而水温有一定的延迟,鱼儿开始靠近岸边觅食。
建议在这个时间段开始钓鱼,一直持续到前半夜。
前半夜,水温还没有降得太低,鱼儿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活跃度,食欲也比较旺盛,咬钩的概率自然大大增加。
一般来说,钓到晚上十点左右就差不多了,如果鱼口依然很好,也可以延长到十一点。
到了下半夜,情况就大不相同了。随着时间推移,水温会快速下降,鱼儿会因为寒冷而减少活动,逐渐停止觅食,鱼口也会变得极差。
这个时候,即使继续守在钓位,也很难有收获,所以不如早点收竿回家,养精蓄锐,等待下次出钓。
另外,秋季天气变化无常,降温是常有的事。
在降温的前一天,鱼儿还没有完全感知到气温变化,依然会正常觅食,此时钓鱼还能有不错的收获。
降温当天和降温后的两三天,鱼儿需要时间去适应突然变化的水温,会停口,这个时候就不建议出钓了,以免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现阶段昼夜温差拉大,晚上的鱼口确实比2周之前差很多,一晚上都没口的情况也不少见。
钓友们要调整心态,晚上不行就钓白天,鱼儿不可能一天都停口。
希望这个分享对钓友们能有所启发,也欢迎钓友们和我一起讨论钓鱼的问题。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