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交替钓鱼水深怎么定?大多数人的选择与鱼情恰恰相反

0
回复
3
查看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391

主题

412

帖子

307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75
发表于 昨天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夏秋交替钓鱼总没口?可别光赖饵料不行啊!

大伙儿一到这时候就往 1.5 米浅水区扎,结果鱼早躲去 2.5 米深水区了 —— 今天就把 “反着找鱼” 的水深技巧说透,新手兄弟也能照着用。对了,先跟咱说俩黑话:“鱼情” 就是鱼在哪儿待着、吃不吃饵,咱搞懂这个才好下竿;“空军” 就是钓不着鱼,纯陪跑,别到时候听懵了哈。


你是不是也发现了?入秋后中午太阳一晒,蹲浅滩连小杂鱼都不见,傍晚风一吹凉快点,反而有正经口。其实不是鱼变懒了,是水温在 “搞偷袭”!夏秋交替时,表层水中午能飙到 28℃以上,鲫鱼、鲤鱼都嫌闷,全沉到温差小的深水区;早晚表层水温降到 24-26℃,才慢悠悠游回浅滩觅食。

上次跟钓友老周去野河,老周守着 1.2 米浅滩,晒得汗流浃背的,结果就钓着两条麦穗鱼;我挪去 2.3 米深位,半小时就上了 3 条鲫鱼,最大的快半斤。老周还跟我吐槽 “今天鱼是不是集体放假了?”,我指了指他的钓位,说 “你跟鱼反着来,能有口才怪!”

咱再说说怎么精准找水深,教你个 “双铅测深法”,比矿泉水瓶测深准一倍,尤其适合初秋忽冷忽热、偶尔还走水的情况。步骤地记细了:先裹一块平时用的小铅皮,大概 3-5 克,钓鲫鱼就轻点,钓鲤鱼就重点,先找底,记下沉漂后线在杆上的位置;再在浮漂座下方 10-15 厘米处,加一块 2-3 克的小铅,重新抛竿,等浮漂稳定露出 1 目,从竿尖到浮漂的线长,就是实打实的水深。


为啥要加双铅还留间距?我之前没留间距,在流水沟测深差了 30 厘米,钓一小时没口,后来调整了间距才上第一条鱼,那叫一个郁闷!初秋常有微流水,单铅容易被冲得线飘起来,测的水深是 “虚的”,双铅能让线更贴底,间距 10 厘米以上还能减少走水对浮漂的影响,误差能控制在 5-10 厘米内,特靠谱。

还有个反常识的点:钓鲫鱼和钓鲤鱼,水深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千万别混为一谈!夏秋交替钓鲫鱼,讲究 “早晚浅、中午深”,早 6-9 点、晚 5-7 点钓 1-1.5 米,中午 11-3 点得往 2-2.5 米挪;但钓鲤鱼就得更 “沉”,不管早晚都要比鲫鱼深 0.8-1 米,中午甚至要钓 3 米以上 —— 鲤鱼比鲫鱼更怕热,表层水一热就往深水区钻,你跟鲫鱼抢浅滩,纯属瞎忙活。

上周我在水库试了次 “分时段钓”:早上 1.8 米钓鲫鱼,上了 4 条;中午换 3.2 米钓鲤鱼,没十分钟就有顿口,上了条斤重的大个体。要是还按鲫鱼的水深钓,估计又得空竿回家,白瞎半天功夫。


【技巧小结】

记不住的赶紧截图,都是我踩坑花时间试出来的,保准能用 ——

按时间段 + 水温定水深:早 6-9 点(表层水温 22-24℃)、晚 5-7 点(24-26℃),钓 1-1.5 米浅水区;午 11-3 点(28℃以上),钓 2.5-3 米深水区;阴天全天水温稳定在 25℃左右,钓 2 米中层水就行,不用瞎折腾。

按鱼种调深浅:钓鲫鱼、白条,早晚和中午的水深差 1 米左右;钓鲤鱼、草鱼,不管早晚都要比鲫鱼深 0.8-1 米,别跟小鱼抢浅滩,白费功夫。

双铅测深细节:主铅 3-5 克,副铅 2-3 克,两者间距 10-15 厘米;静水间距可缩到 8 厘米,流水必须 15 厘米以上,不然测不准,别偷懒。

看鱼星 + 水色辅助:水面冒 1-2 毫米细泡泡(像撒了把小米,还会慢慢移动),是鲫鱼群,水深 1-2 米;冒 3-5 毫米大泡泡(偶尔带点泥,泡泡破得慢),是鲤鱼,水深 2.5 米以上;水色淡绿钓浅,浑浊(能见度 1 米内)钓深,鱼怕光。

水深找对了,饵料状态也得跟着 “变”,不然鱼在跟前也不咬钩。钓 2.5 米以上深水区,饵料里加 3% 拉丝粉 + 5% 雪花粉,拉丝粉能让饵料附钩性强点,避免下沉时被冲散,雪花粉能增加雾化时间,让饵料在深水区多 “飘” 6-8 分钟,方便鱼发现;钓 1.5 米浅水区,拉丝粉直接省了,雪花粉减到 2%,让饵料入水快速散落,既能诱鱼,又能避免小杂鱼疯抢。


要是家里没有雪花粉,用 “老鬼九一八野战篇” 替代也行(案例仅供参考,非商业推广),记得少放 3 克,不然味型太浓,胆小的大个体鱼会被吓跑。我上次就放多了,结果只钓着几条小鲤鱼,后来减了量才上了条斤重的,这点新手可得记牢,别犯我这错。

我以前也犯过傻,初秋中午还蹲浅滩晒得黢黑,鱼没见着,回家还被老婆笑 “晒成黑煤球,鱼都嫌你黑”;后来摸清了水深规律,才知道跟鱼情反着来,比啥都管用。其实夏秋交替找水深,真不用搞复杂的,记住 “中午深、早晚浅,钓鲤比钓鲫深半米”,再用双铅测深法把水深测准,基本不会空竿。

现在我每次去钓,都先花两分钟测水深、摸水温 —— 我还带了个小水温计,十几块钱,比手摸准多了,再也不跟鱼 “对着干” 了。毕竟谁也不想风吹日晒一整天,最后空着手回家不是?


钓友们别学我以前的傻样,按这方法试,丰收的概率能翻番,就算钓不着大地,也能少当几次 “空军”。要是你试了没效果,那可能是我没说清,随时来问,咱在一起琢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400-050-1111

客服QQ:9519990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钓友网

Powered by www.4ma.cn 钓友分享网站!2024/08/01  © 2001-2024 钓鱼网 Inc.   中国钓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ICP证:粤ICP备77585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