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钓鱼总 “跑空”?认准这 3 个 “狂拉位”,下竿就有口,渔获装不下

0
回复
2
查看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266

主题

287

帖子

304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45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周日带新手小郑去郊外野河钓鱼,他一到河边就蹲在别人常钓的亮水浅滩,说 “这儿视野好,抛竿方便”,结果守了俩小时,浮漂纹丝不动,只钓了条小杂鱼。我让他挪到不远处的深浅交界带,刚抛第三竿,浮漂就顿了一下,小郑一提竿,钓上条二两多的鲫鱼,后面更是连口,一下午钓了快三斤。他咋舌:“原来不是我饵不好,是位置没找对!” 其实秋天钓鱼不用满河乱找,鱼群就爱待在 3 个 “黄金位置”,只要找准了,随时能进入狂拉模式,今天就把这 3 个位置的找法和钓法讲透,钓友们照着做,下次秋天钓鱼保准不空军。


第一个 “狂拉位”:深浅交界带 —— 秋天鱼的 “觅食通勤道”,早晚钓浅、午后钓深,总有鱼咬钩。秋天水温从夏末的高温慢慢降下来,鱼既不喜欢浅滩的温差大,也不喜欢深水区的食物少,所以深浅交界的地方成了它们 “早晚去浅滩找食、中午回深水区避暑” 的必经之路,就像人类上下班的通勤道,只要守在这儿,不愁没鱼来。找这个位置不用拿尺子量,看水面颜色就能分辨:浅水区被太阳晒得亮,深水区颜色偏暗,两者之间的过渡带就是交界带,比如水库的坡地边缘、河道中间的浅滩外围,水深一般在 1-2 米,早上太阳刚出来时,往浅的一侧(80 厘米 - 1 米)抛竿,鱼刚从深水区游过来找食;到了中午 11 点后,往深的一侧(1.5-2 米)挪,避开高温;傍晚 5 点后,再回到浅的一侧,鱼会再来浅滩觅食。我去年秋天在水库钓鲤鱼,就守着深浅交界带,早上用嫩玉米挂钩,钓浅水区,半小时钓上条三斤多的鲤鱼;中午换到深侧,改用酒泡麦粒,又钓上两条鲫鱼;傍晚连口钓了三条,旁边没守交界带的钓友,上鱼量还没我一半。钓这个位置要注意:别把饵抛太准,稍微往交界带两侧扩散抛,比如左边抛几竿、右边抛几竿,扩大诱鱼范围;打窝不用多,提前 1 小时扔 50 颗玉米或一把酒米就行,鱼在这儿来回走,很容易发现窝料;调漂建议 “调钝钓钝”(调平水钓 2 目),秋天鱼口不算猛,还容易蹭线,钝钓能过滤假口,抓住真口。


第二个 “狂拉位”:向阳水草区 —— 鱼的 “秋日粮仓 + 安全屋”,选半密半疏的草缝,避免挂钩还能多上鱼。秋天水草还没完全枯萎,草缝里藏着大量的小虫、草籽、掉落的野果,是鱼贴秋膘的 “天然粮仓”;而且水草能挡住冷风,水温比亮水区高 1-2℃,还能帮鱼躲避水鸟、黑鱼这些天敌,安全感拉满,不管是鲫鱼、鲤鱼还是草鱼,都爱躲在这儿。但不是所有水草区都能钓,得选 “半密半疏” 的地方:比如一片水草里漏出的亮水缝(宽度够一个拳头到小臂)、岸边芦苇丛的外围、水花生下面的空隙,这些地方既有水草挡着,又有足够的空间让鱼游进来吃饵;千万别选整片密不透风的水草区,钩抛进去就挂,还没等鱼咬钩就废了。我今年秋天在村边小河钓鲫鱼,就找了片芦苇丛边的草缝,用活蚯蚓挂钩,抛竿时让钩顺着草缝往下沉,没几分钟就有口,一下午钓了二十多条鲫鱼,最大的有三两多,而钓密水草区的钓友,光解钩就解了十几次。钓水草区的饵料要选 “不易挂钩、留鱼久” 的,比如活蚯蚓、酒泡麦粒,或者把商品饵揉得稍粘一点,避免雾化太快挂在草上;调漂要 “稍灵”(调 2 钓 1),草缝里空间小,鱼咬钩后浮漂动作会比较小,灵一点能及时发现口;提竿时动作要轻、快,钓到鱼后赶紧往水草外拉,别让鱼在草里挣扎挂住。


第三个 “狂拉位”:活水入水口 —— 秋天的 “氧气 + 食物补给站”,选缓流区抛竿,鲤鱼、翘嘴都爱来。秋天偶尔会有低气压天,水里氧气不足,鱼会往氧气足的地方跑;而且入水口的水流会把岸边的草籽、树叶、小虫冲进水里,给鱼带来源源不断的食物,所以不管是低气压天还是晴天,入水口都是鱼群的聚集地。但要注意,别直接钓水流快的入水口中心,那儿水流太急,鱼站不稳、吃不到饵,得选入水口旁边的 “缓流区”,比如水流冲出来的小漩涡、岸边的回水湾,这些地方水流慢,饵能留住,鱼还能轻松找食。我去年秋天遇到一次低气压,满河的钓友都没口,我挪到入水口的缓流区,用腥香商品饵挂钩,抛竿后没十分钟就有口,钓上条翘嘴,后面又连口钓了五条鲫鱼、两条翘嘴,旁边的钓友都来问我位置。找缓流区的方法很简单:抛一块小石子,看石子的流动速度,要是石子慢慢转着走,就是缓流区;要是一下被冲远,就是急流区。钓这个位置要用 “稍重点的铅坠”(比平时多 0.5-1 克),避免饵被水流冲跑;饵料选 “腥香或浓腥” 的,比如红虫粉 + 麦麸、活虾,秋天鱼需要蛋白质,腥香味能快速诱鱼;调漂建议 “钓跑铅”(铅坠躺底,太空豆往上挪 10 厘米),水流会带动线组,跑铅能让浮漂稳定,鱼咬钩时浮漂会明显下顿或黑漂,不会被水流带歪。


其实秋天钓鱼找位置的核心,就是 “跟着鱼的需求走”—— 鱼要找食,就去有食物的水草区、入水口;鱼要避温差,就守深浅交界带。我这几年秋天钓鱼,就靠这 3 个位置,不管是钓鲫鱼、鲤鱼还是翘嘴,渔获都比满河乱找时多一倍,去年秋天还创下过 “一天钓四斤鲫鱼” 的纪录。

不过每个地方的河况不一样,比如有的河没有明显的深浅交界带,有的入水口水流特别急。你们秋天钓鱼时,有没有找到过类似的 “狂拉位”?或者有什么找鱼位置的小技巧?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咱们一起交流,下次秋天钓鱼都能找准位置,狂拉到手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400-050-1111

客服QQ:9519990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钓友网

Powered by www.4ma.cn 钓友分享网站!2024/08/01  © 2001-2024 钓鱼网 Inc.   中国钓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ICP证:粤ICP备77585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