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冬初钓鱼新思路:甩深水守浅草,大板鲫轻松钓上岸!

0
回复
7
查看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406

主题

427

帖子

30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87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知道吗?秋末冬初的钓鱼说舒服是真舒服,但鱼口少却是真糟心。前些天,在河边就听几个钓友一边收杆一边哀声叹气:“咋回事啊?大板鲫呢?全溜了?”要不就是“换了好几个窝子,愣是一条正经鱼都没见到。”当时我听了,心里也直痒痒,因为就前一天,我试了一套新的钓法,鱼获还甭提多丰盛了。今天咱就掰扯掰扯秋末冬初的钓鱼门道,别让那些鱼儿再把咱们玩得团团转。


抓住鱼“趋温性”,锁定藏鱼的黄金位置

先说个简单理:鱼有“趋温性”,也就是爱凑热闹,哪儿暖和哪儿待着。可问题就在这儿,大多数人一听天气转凉,就选深水区守着,结果没口还以为鱼冬眠了。其实鱼压根就跑去了温暖的浅水。尤其是白天,有阳光直晒的浅水草根区那是鱼的大本营。深水倒真的冷了,鱼都不爱待。


拿我前几天的经历来说吧,我在郊外一条小河边试钓。南岸离村子远,人少、水草油绿,一片浅水根部晒得透透的,用手摸水都明显暖和。下杆不到半小时,三条大板鲫就乖乖上岸了。后来才知道,这块区域水温比深水高了好几度,鱼都扎堆待这儿了。关键你得选“浅草”,那种深水草就甭想了。鱼在那里啃草,不怎么开口。

装备也得跟着改,玩长杆短线才得劲儿


当然了,钓位选得好只是第一步,装备要是不对,再好的窝也白搭。我第一回找准了位置,结果常规的五六米手杆愣是够不到对岸那片油草区不说,钩都被草挂住了,忙活半天,最后啥都没钓到。后来我才学乖了,这个季节、这个位置,长杆短线才是王道。

啥叫“长杆短线”呢?简单说,竿子得选够长的,得能越过人影、杆影直捅到“藏鱼窝”才行。最好是一根八米左右的炮杆,虽然拿着挺累,但它能精准够到浅水草区,人离得远,鱼也不容易被吓跑。至于线,不能太长,得比竿短三五十厘米。这样提竿、逗钓都十分方便,还不容易被水草折腾得没脾气。这种钓法有个窍门,叫“抖钓”。简单点,咱们就轻轻动一动杆尖,让钩饵在水里慢悠悠扭来扭去,别死守着不动。鱼爱吃会动的食物,你一抖,它就好奇,趁着它张嘴那一刻,鱼就有了。


提前打好窝,轮换守钓是重点

话也说回来,现在这个季节的确有点儿考验人。暖阳虽好,但杂鱼也多。这些小家伙能闹得心烦意乱,有时窝子打得再好,它们也先冲上去抢食。钓友们这时候就得较点儿真劲才行。我之前也是被它们折磨怕了,后来学了一招“防杂鱼”的窝料技巧,鱼获就稳了。


简单划个重点:窝料最好选球型的味米打窝,颗粒不会太小,杂鱼抢不上。钓饵选蚯蚓,越鲜活越好,能吸引大板鲫。要记住了,打完窝可别急着下竿,先等个10来分钟,让杂鱼抢累了散去,再放饵作钓。不但稳,还能特别针对性钓上好鱼。

还有一个妙招叫多窝轮换,打窝的时候不要只死守一个地方,建议多点撒窝,养成分片轮着守的习惯。我常选3到4个点,这样一个窝没口立马换下一个。特别是在这个季节,鱼爱到处溜达,窝边偶尔也能碰到它们的踪影。反正别死磕,动起来总有收获。


提竿慢慢来才不惊鱼

很多朋友钓鱼,尤其是钓大鱼,抓得准是好事,但也得注意手法。这个时候鱼没完全进入冬眠,但活性不如夏季,动作慢悠悠。你提竿要是急了,那鱼一跑,窝子里鱼就全吓没了。还记得前几天,我那边有只黄尾鲤,十多分钟都没能真正收线,它挣扎的动静老大。后来我才摸索到窍门,说白了就是“缓提慢放”。鱼一上钩,竿慢慢抬,收线轻轻来,让钩饵从鱼嘴中稳稳取下。遛鱼也是,别硬拽,慢慢溜,鱼群不会冲散,后面还能接着钓,看着鱼口接连不断,心里甭提了,有滋有味。


秋末冬初,哪怕是再冷的天,鱼儿也是在的,只不过位置变了,脾气改了,钓友咱也得跟着调。一套“浅水油草区+长杆短线+大米防杂”方法,脚踏实地,效果不拉跨。乡里的大叔们最近雅兴不少,每次收杆都能拎回来半桶鱼。我也想着,行吧,再去和他们切磋切磋,跟冬天的鱼儿好好斗一斗。大家这时候都喜欢钓哪种鱼呢?有什么避坑妙招,不妨分享一下,让咱冬钓更有味儿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400-050-1111

客服QQ:9519990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Powered by www.4ma.cn 钓友分享网站!2024/08/01  © 2001-2024 钓鱼网 Inc.   中国钓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ICP证:粤ICP备7758521号